|
|
|
|
|
|
|

首页

聚焦基层治理创新 共话六尺巷精神传承——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主旨报告亮点纷呈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10-20
分享到:

10月18日,由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和37000cm威尼斯联合主办的六尺巷工作法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桐城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召开。18号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四位法学界与艺术界专家从理论、实践与艺术视角解码六尺巷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发全场热烈反响。校长彭凤莲主持报告会。

3A665C

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教授作《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实践逻辑》报告,他深入阐述了法治作为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强调司法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体现,结合历史典故阐释司法公正的价值。报告通过分析借贷纠纷、盗窃罪认定及房地产合同争议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路径与方法,突出“六尺巷工作法”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24F88

武汉大学王德福教授聚焦《礼让精神赋能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阶段,社区治理面临利益协调难、邻避冲突多、信任赤字高等挑战。他深入剖析了城市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强调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的“礼让精神”融入治理实践,推动社区实现从“空间更新”到“关系重塑”的质变,为推进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路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李德教授在《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以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六尺巷传承》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他提出,要以六尺巷文化赋能为抓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基层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服务国家大局,将传统智慧创造性转化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构建既有活力又有效率的治理体系提供重要启示。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黄梅剧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韩再芬以原创黄梅戏《六尺巷·宽》为切入点,在《黄梅戏<六尺巷·宽>的精神与治理启示》报告中,结合该剧创作的历程,解读了艺术作品如何生动诠释礼让精神,以及如何借助文艺力量传播基层治理理念。她指出,《六尺巷·宽》不仅是一部文艺作品,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实践,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艺术载体。

四位专家报告结束后,彭凤莲进行总结点评。她指出,四位专家从法学、社会学、艺术学等视角出发,构建了“理论—实践—传播”的完整论述体系,既深化了六尺巷精神的学理认知,又提供了可落地的治理方案,更创新了文化传播的表达形式。整场主旨报告环节各有侧重、相互呼应,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与艺术温度,为六尺巷精神赋能基层治理提供了多元思路与鲜活样本。(撰稿、摄影:魏良钐等      编辑:范龙超      审核:钱敏 赵丽丽)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威尼斯-WWW.37000cm.COM|官方网站-BinG百科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